哈啰小说网>肉文辣文>我在乱世做权臣>第 128 章 三合一
  信的末尾,还附带了首,连永和帝都能看得出来狗屁不通的顺口溜。

  赵太子,喜龙阳,目无纲常思倌色

  宋少师,什么师,轻推慢搡醉春风

  ......

  相比永和帝等人的惊怒,重奕和宋佩瑜看了陈国送来的信后,反而没什么情绪波动,还能劝永和帝和宋瑾瑜不必动怒。

  在重奕眼中,薛临已经是个死人,早晚会死在他手上。

  他从来都不会将死人的话记在心里。

  宋佩瑜看到这封信后,却感触颇多。

  他能认得出来,这封信是薛临亲笔所写。

 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宋佩瑜都将君临天下的男主薛临,当成最大的威胁。

  他不惜代价的收集有关于薛临的所有消息,光是薛临闲暇时随手抄写的诗词经易,就装满天虎居某个带锁屋子内的两个箱子。

  宋佩瑜曾仔细研究过薛临写下的每一个字,对薛临写字时的小习惯,说是了若指掌也不为过。

  因此,宋佩瑜曾发现件十分有趣的事。

  在某个时间节点,薛临随手抄写的内容和字迹突然发生巨大的改变。

  这是件很不正常事。

  宋佩瑜发现这件事后,有意去寻找兄长、侄子们多年来留下的字迹,都能发现明显的改变。

  就连宋瑾瑜这等有自己独特的字迹风格,且字迹风格早就定型的人,刚写下的字都与五年前的字有些微的差别。

  薛临的字迹却在突然大变后,十多年都没再改变。

  这让宋佩瑜自然而然的想起,他当年突然知晓,惠阳县主有可能知道书中惠阳县主经历的时候。结合陈国多次在与赵国还没有冲突和利益相争,甚至乐见于赵国能牵制燕国的情况下,就屡次对重奕下手的行为。

  宋佩瑜因此怀疑过,陈国可能出现与惠阳县主一样,因为某种原因或者在特殊境遇下,知道君临天下的内容。

  而且宋佩瑜几乎能肯定,陈国的人只知道重奕会短暂的统一十六国,并不知道重奕其实是调换真太子的狸猫。

  否则这个屡次对重奕出手的人,没道理能容得下穆和。

  当初宋佩瑜就怀疑过,陈国的惠阳县主是薛临。

  因为薛临的祖父驾崩后,薛临的父亲并没有像书中那样,因为兄弟们相互残杀的太狠,捡漏成为皇帝。

  而是在老陈皇还在世时,突然从不起眼的小透明皇子逆袭成皇太子,名正言顺的成为陈国的新皇帝。

  书中的年号显平,也变成寓意更好的显开。

  显开帝登基后,只给原配王妃封了贵妃,反而封了个没有儿子的侧妃为皇后,还将薛临记在皇后的名下,给薛临唯一嫡子的身份,然后顺理成章的册封薛临为皇太子。

  按照书中的轨迹,薛临要等到他的嫡出兄长,甚至更受宠爱的庶出弟弟都犯下大错后,才逐渐崭露头角。

  按照陈国的变化推断,知道书中内容的人就算不是薛临,也是与薛临有密切关系的人。

  可惜赵国与陈国相距甚远,中间还隔着黎国。

  宋佩瑜对陈国的消息,始终都算不上灵通,也没有证据能证实他的猜测。

  意外发现薛临早些年明明喜欢抄写诗词,却从某个阶段开始,突然放弃诗词,只抄写晦涩难懂的经易,偶尔还会根据抄写的经易写下两句理解后。

  宋佩瑜又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,暗中搜罗薛临流传在外的墨宝。

  至于薛临写下的理解......

  宋佩瑜觉得他没法欣赏,还特意将原稿拿去给宋瑾瑜看。

  宋瑾瑜毫不客气的评价,得意自满的老头子。

  宋佩瑜更加坚信,薛临身上肯定有秘密。

  可惜宋佩瑜发现他不是简单的穿越而是穿书的时间太晚。

  薛临早期又只是陈国透明皇子的透明儿子,留下的墨宝并不多。

  起码流传到宋佩瑜手中的少数墨宝,并不能让宋佩瑜判断薛临发生巨变的具体时间。

  硬是要圈定个模糊的期限,大概和宋佩瑜与家人前往梨花村的时间差不多,也许还会早上三五年。

  发现薛临不仅是主角,还是自带未知金手指的主角,且从一开始就对重奕抱着巨大的恶意。

  宋佩瑜难免更加在意薛临。

  当年偷偷潜入赵国的人,是薛临的替身,委实让宋佩瑜遗憾了许久。

  这么多年来,赵国与陈国多有博弈。

  虽然双方有来有回,但宋佩瑜对薛临的警惕却始终都没放下。

  有金手指的主角薛临

  就像是个魔咒似的困扰着宋佩瑜。

  谁知道薛临会不会还有未知的主角光环?

  直到听闻薛临被姬瞳追杀的时候,被坍塌的帐篷困住,不仅烧伤大半张脸,可能永远都无法恢复,还伤到了某个不可细说的部位。

  宋佩瑜才发自内心的相信,薛临与他一样,只是知道的事比旁人多些,并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。

  将薛临身上的光环和标签全都撕掉后,再去看薛临这个人。

  宋佩瑜完全不知道将薛临当成心腹大患的自己,到底在想什么。

  毫无疑问,薛临是个聪明人。

  否则书中的薛临,也不会成为最后统一十六国,成为九州霸主的人。

  这辈子的薛临,也不会在发生改变后不久,就让显开帝顺利的成为皇帝,自己也成为太子。

  薛临身上的缺点也极为致命。

  宋佩瑜从薛临的行事作风上,完全看不到薛临曾经身为透明皇孙的谨小慎微,与他数次交手的薛临,胆子大到近乎莽撞,似乎从未想过失败的可能。

  事实证明,薛临不仅会失败,还会屡战屡败。

  每次失败后,薛临身上都会爆发极强的韧性,以最快的速度,最大程度的挽回损失。

  然后又因为近乎莽撞的决策失败。

  如果三年前,薛临没贪心到非要拿下翼州与兖州边线的城池,明明在翼州沁县屡次吃亏,仍旧不肯撤退。

  而是直接顺着兖州南边关卡进入兖州,驻守兖州八关。

  赵国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拿下兖州和青州。

  薛临行事作风中鲜明的傲慢、专横和固执己见,完全看不出他曾是个谨小慎微的透明皇子,反倒像是已经独断专行多年的帝王。

  如今这封专门谩骂羞辱重奕和宋佩瑜的信。

  也完全看不出薛临是君临天下书中,在赵国启帝势不可挡的横扫九州时,能忍着屈辱和谩骂,为了保留陈国实力,未战而降。却在几年后一雪前耻,千里之外以妙计摧毁赵国,取而代之的帝王。

  宋佩瑜心中忽然升起怅然。

  也许他忌惮的薛临,和他遇到的薛临,从来都不是相同的人。

  他终于彻底猜透薛临身上的秘密。

  这是做了不知道多少年九州霸主后,回到从前的薛临。

  感受到手腕上的力度,宋佩瑜抬头看去,果然对上重奕专注的目光。

  宋佩瑜眼尾上扬,做了个嘴型,将心中突然升起的感悟告诉重奕。

  英雄迟暮

  燕国庆帝年轻的时候,也曾是让九州侧目的枭雄,年老后却开始贪图安逸。

  明知道定都洛阳会让幽州不满,彼时的庆帝眼中,却只能看得到定都洛阳后,他就不必再于咸阳和洛阳之间奔波。

  庆帝不仅对幽州和翼州越来越深的矛盾视而不见,还任性的要求臣子们,不要将这些矛盾闹到他面前。

  可以说幽州和翼州的分裂,根本原因全都在庆帝身上,孝帝不过是只替罪羊罢了。

  如今在薛临身上,宋佩瑜又看到另一种英雄迟暮。

  他顺着越来越激烈的声音,看向正与肃王大骂薛临的永和帝。

  不知道永和帝的迟暮之年,又会变成什么样子。

  宋佩瑜将目光移动到永和帝身上后,仍旧专注的望着宋佩瑜的重奕,目光忽然变得深邃起来。

  英雄迟暮?

  难道......宋佩瑜嫌弃他老?

  重奕难得升起委屈的情绪,开始思索要怎么对宋佩瑜证明他不老。

  另一边,永和帝和肃王对薛临破口大骂后,终于将胸口滞闷的恼怒和气闷发泄大半。开始思索被陈国猝不及防的扇了个大巴掌后,要怎么踹回陈国脸上。

  除了永和帝、肃王和宋瑾瑜之外,其他被叫来的重臣们脸色也没好看到哪去。

  陈国宣泰帝如此羞辱赵国太子,还是让赵国臣民引以为傲的太子。

  这种行为在赵臣们看来,不亚于陈国宣泰帝对他们的祖坟指指点点。

  寻常百姓走在路上时被无缘无故的挑衅,都要给对方个教训,免得被围观的人以为自己是个怂货,日后来欺负他。

  赵国身为九州仅剩三个国家中,实力最为强横的国家。

  怎么能容忍陈国如此放肆?

  众人纷纷献出良策,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放在豫州上。

  既然没有水军,无法从兖州、青州南下徐州,那就从豫州入手。

  他们到要看看,匆忙达成联盟的楚国和陈国,究竟能给彼此多少信任。

  虽然薛临的这封亲笔信只被朝堂上的少数人过目,就被永和帝亲自焚毁。

  但信上的内容,还是悄无声息的在咸阳的大街小巷传开。

  永和帝气急败坏的让人去调查。

  才知道早在陈国将这封信送往赵国的时候,信上的内容,就在徐州、扬州和豫州传开。

  如今不仅赵国的各州郡,大街小巷中,都流传着薛临写给重奕的那封信上的顺口溜,连楚国境内也不例外。

  永和帝想要将大街小巷念叨顺口溜的人都抓起来,起码在赵国境内,绝对不允许对重奕和宋佩瑜有任何诋毁。

  宋佩瑜主动劝永和帝打消这个念头。

  这首顺口溜虽然难听,却是薛临送来的信中,内容最为含蓄的部分,大街小巷中念叨着顺口溜的人,也大多是还不懂事的半大孩子,甚至连纲常和倌色是什么意思,都未必知道。

  不如直接告诉百姓,顺口溜是从陈国传来,意思是诋毁太子和元君。

  就算百姓对他和重奕没有维护之意,也没有胆子继续念叨这个顺口溜。

  宋佩瑜想的果然没错,衙门的人挨家挨户的通知顺口溜乃是从陈国传来后,每家每户都响起揍孩子的声音。

  短短两天之内,咸阳中就再也听不见这首顺口溜。

  坊间茶楼却兴起新故事,逐渐传到民间百姓处,成为百姓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
  聊起这个话题时,百姓们的第一反应,都是鬼鬼祟祟的查看周围。

  发现周围没人,才会悄悄走到一起,仿佛细作交流似的,全程加密谈话。

  “你听说了吗?”

  “你说......那个,不行?”

  “嗯”

  “我家狗不行,都整日郁郁寡欢,他居然......啧啧”

 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有关于重奕和宋佩瑜的顺口溜,就彻底被各地百姓忘在脑后,取而代之的是某位皇帝不行的传闻。

  对这件事最深信不疑的人,反而是豫州、荆州、徐州和扬州的百姓。

  因为当年薛临昏迷,薛临的心腹像是无头苍蝇似的到处找大夫的时候,就是在薛临正在的豫州、陈国根底所在的徐州、扬州、和正与陈国达成同盟的荆州楚地,大肆寻找能让男人雄武的名医。

  这些地方的百姓,甚至能说出来几年前,哪里的大夫被带走,再也没有回来。

  说到这里,百姓们忍不住对薛临咬牙切齿。

  对于偏僻的小地方来说,有大夫的地方和没大夫的地方,说是天壤之别也不为过。

  陈国人带走他们的大夫后,从来都没将大夫送回来。

  也不知道大夫......

  呸!

  如此丧天良,活该不中用!

  短短的时间内,宣泰帝不中用的事,就传遍九州,并让百姓,尤其是陈国和楚国的百姓深信不疑。

  又过两个月,重奕和宋佩瑜才再次出现在百姓们口中。

  有了新鲜事,还是既与大人物相关,又与他们相关的新鲜事,百姓们早就将曾短暂流传过的顺口溜忘在脑后。

  百姓们会再次开始谈论赵太子和被赐婚给赵太子的宋少师。

  是因为正好在咸阳,有幸见识赵太子和宋少师纳采过程的商人们陆续离开咸阳,分别前往各地,忍不住将这番见识当成炫耀的资本。

  首礼纳采,是媒人提亲的过程。

  按照规矩,永和帝、赵太子和元君都不能亲自露面。

  由肃王、梁王、青王、安王、平王、尚书令......等九人,亲自架着关押猛虎、双狼、梅花鹿......等吉物的车笼前往宋府。

  这些吉物便是“采择之礼”。

  只不过寻常人家,便是世家也只会准备一对吉物,赵太子却准备了整整九对吉物。

  负责捧吉的九位媒人,也各个来历不凡。

  除了赵太子,绝不会有第二个人,再有这等面子。

  媒人入宋府后都发生了什么,府外的人不得而知。

  好在纳采有相应的吉时,没过多久,媒人们就笑容满面的从宋府大门出来,为首的肃王亲自捧着装着两只小狸花猫的笼子,笑的见牙不见眼,一口一个响亮的亲家。

  连没能挤到前面去,只能在街尾听个热闹的人都能听见肃王的大嗓门。

  特意穿着鲜亮衣服的宋氏郎君们,看上去却并不热情,冷着脸打发走了媒人,才让人从府内抬足有半人高的木箱出来。

  元君的兄长们亲自将里面的铜钱撒给外面看热闹的人,意味见喜。

  原本看宋氏郎君们对媒人不假辞色,还以为宋氏不满这门婚事,表情逐渐凝滞的行人们,这才恢复笑容,边抢喜钱,边说吉利话讨巧。

  原来不止寻常人家嫁女儿的时候会不舍,宋府嫁元君,亦是不肯给即将接走元君的人好脸色。

  直到人群中发出惊呼,众人才发现,宋府撒的喜钱中不止有铜钱,还有造型各异的金银裸子和小巧精致的琉璃。

  宋府门前越来越热闹时,忽然有十二卫的人策马前来,高声大喊,“太子殿下纳采,陛下、长公主、肃王于一个时辰后,在长公主府大门处发喜钱!”

  正听得津津有味的百姓们,马上提出抗议,“纳采之后,女方家中才会发喜钱,赵国皇帝怎么会发喜钱?”

  其他人被提醒后,也纷纷提出异议。

  “就算是发喜钱,也该是在宫门处发才是,怎么会在长公主府的大门前?”

  “莫不是方才的内容,也是你胡乱编造,在哄骗我们?”

  ......

  商人正享受着被万众瞩目的感觉,突然面对接二连三的质疑,顿时乱了阵脚。

  好在他确实没有撒谎,慌张之后便冷静下来。

  “赵国太子和元君都是男子,大婚之礼有所不同也是正常。”

  “前些年陛下嫁灵云公主的时候,也没在宫门外撒喜钱,而是将灵云公主托付给襄王,在襄王府上走的六礼。不就是考虑到皇宫规矩森严,不如在襄王府办得热闹?”

  百姓们深思之下,也觉得商人说的有理,便不再抓着这件事不放,连声催促商人继续说采纳之后的过程。

  商人却面露尴尬,被逼问的实在没有办法,才无奈的告诉满脸期待的百姓,赵太子和元君的婚礼规模过于盛大,六礼之间的间隔时间,也远超普通婚礼,他只来得及看个纳采,就离开了咸阳。

  百姓们顿时将游商扔到一边,开始热烈讨论刚从游商那听来的纳采过程,言语间满是没能亲眼看到盛况遗憾。

  不止赵国之外的百姓,被赵国太子和元君的大婚规模勾起好奇心,咸阳百姓更是从见识到纳采的动静后,就心心念念的等着后面的五礼。

  还剩下问名、纳吉、纳徵、请期、亲迎,至少也要再热闹个两三轮。

  事实上,纳采后的第七天,媒人们就再次来到宋府问名,拿走了宋佩瑜的生辰八字,同时将重奕的生辰八字留给宋瑾瑜。

  但将双方的生辰八字放在祠堂完成问名,却拖了将近两个月都没开始。

  转眼已经到六月,正是将热未热的时候。

  宋佩瑜最近喜欢在葡萄架下放个摇椅,闲暇时在摇椅上吹风。

  虽然葡萄藤还没彻底茂盛出来,偶尔会出现被阳光追着跑的窘境。

  但宋佩瑜往往只被阳光追着挪了一次地方,偷得半会清闲,就要去处理公务。

  “嗯?”宋佩瑜听见熟悉的脚步声,却连眼睛都懒得睁开,只胡乱朝着前方伸手,立刻被另一只手握住。

  为宋佩瑜准备摇椅的安公公,早就预想到此时的情景,给宋佩瑜准备的摇椅足够宽大,能让宋佩瑜和正握着他手的人,并排躺在上面且丝毫不显得拥挤。

  重奕半趴在宋佩瑜身侧,忽然将脑门低在宋佩瑜的额头上,即使没感觉到热度,他的眉间也没完全松开,“怎么如此没精神?可要传太医来看看。”

  宋佩瑜忍着困意掀起一只眼皮,伸出手虚盖在重奕的脸上。

  要不是这张脸,总是做出那等让人心旌摇曳的表情,他怎么会......屡次上当,死不悔改。

  想起最近两个月,重奕对于某件事的执着,宋佩瑜便有口难言,死气沉沉的闭上眼睛。

  有些人只是表面看着光鲜,谁知道他在悄悄喝补酒呢?

  宋佩瑜越想越委屈,连带着原本浓厚的睡意都消散得干干净净,忍不住抬脚在重奕的大腿上踹了下,翻过身去背对重奕。

  重奕从后方靠近宋佩瑜,揽着宋佩瑜的腰,将宋佩瑜捞进怀中。

  自从宋佩瑜在永和帝的书房,对他说英雄迟暮,他心中就升起前所未有的危机感。

  虽然他自认不老,也只比宋佩瑜大一岁。

  但宋佩瑜总不会无缘无故说这句话。

  就算宋佩瑜说的英雄迟暮是别人,他也要向宋佩瑜证明,至少他没迟暮。

  因为这等决心,还有他们期盼多年的喜事终于到来,重奕便格外投入了些。

  平日里听见宋佩瑜在床榻上求饶,明知道宋佩瑜只是娇气,重奕也舍不得逼迫宋佩瑜,无论宋佩瑜说了什么,他都会顺着宋佩瑜的意思。

  抱着证明自己没迟暮的念头后,重奕却狠下心,不再去管宋佩瑜撒娇似的抗拒。

  但他终究不忍心不给宋佩瑜任何回应,就只能无情拆穿宋佩瑜的谎言。

  然后惩罚宋佩瑜,从假不行,变成真不行。

  重奕在逐渐放肆的生活中,进一步发现并掌握宋佩瑜自己都不知道的身体奥秘。

  所以某日宋佩瑜格外配合的时候,重奕立刻察觉到了不对劲。

  宋佩瑜不堪疲意睡着后,重奕为宋佩瑜仔细清理过身体,又抹上药膏,随意与金宝说了几句话,就在书房隐秘的暗格中找到了宋佩瑜的小酒壶。

  里面泡着大半壶的鹿茸。

  重奕将小酒壶放回原位,不动声色的观察了几日。

  他发现宋佩瑜每日只饮半口酒,从未有过将酒拿给他的意思,竟然觉得有些遗憾。

  出于某种莫名的预感,重奕从来都没在宋佩瑜面前暴露过,他已经知道了宋佩瑜的小酒壶。

  当然,房事也不可能收敛,宁愿降低也不可能收敛,习惯了大鱼大肉,谁还会想清粥白菜?

  然而此时此刻,面对像是生闷气小猫似的宋佩瑜,重奕却抑制不住的心软,忽然升起捏捏猫咪肉垫,让小猫挠他一下的冲动。

  “你自己偷喝好东西,为什么不拿来与我分享?”低沉且委屈的声音在宋佩瑜耳畔响起。

  刚在熟悉的怀抱中找回些睡意的宋佩瑜唰得睁开眼睛。

  “什么?”宋佩瑜转头,瞪大眼睛望着重奕,给自己也给重奕个机会。

  可惜宋佩瑜不知道,他做出自以为凶恶的表情,非但不能震慑重奕,反而会让重奕更想摸虎屁股。

  重奕专注的与宋佩瑜对视,咬字极为清晰,“就是书房北边墙上的暗格中,银镶红宝石酒壶中装着的......”

  宋佩瑜翻身骑在重奕腰上,两只手交叠,死死的怼在重奕的嘴上,趴在重奕的耳边,紧盯着重奕的眼睛,“你嘲笑我?”

  重奕放任嘴上对他来说如同摆设的双手,老实摇头。

  他只是想与宋佩瑜共赏美酒。

  宋佩瑜却没因为重奕摇头的动作和眼中的真诚而息怒,反而越想越气。

  要不是重奕,他犯得上偷喝补酒?

  “那天你说英雄迟暮.....”重奕有些闷的声音顺着宋佩瑜的指缝传出。

  宋佩瑜愣住,他完全没想到,重奕会在这个时候,忽然提起几个月前毫不相关的事。

  等等......

  宋佩瑜眯起眼睛,危险的目光直勾勾的盯着重奕,“你觉得我在说你不行?”

  重奕老实摇头,他当然知道宋佩瑜是在说薛临。

  “我只是防患于未然,想让你安心。”重奕满脸诚恳的道。

  他从来就没担心过!

  宋佩瑜气得扒开重奕的衣领子,冲着重奕锁骨下的软肉咬了上去。

  在这件事上,他已经有了经验。

  即使不去思考,全凭下意识的反应,也能刚好咬在只要重奕好好穿衣服,就一定不会露在外面的地方。

  已经沦落成人肉垫子的重奕尽量放松身体,免得让宋佩瑜牙疼。

  一只手搂住宋佩瑜的腰,一只手虚搭在宋佩瑜毛绒绒的头上,露出舒心的笑容。

  重奕的皮肤极白,即使宋佩瑜下嘴时尚且没完全失去理智,也在重奕的锁骨下方,留下没破皮却狰狞青紫的痕迹。HΤTPS://wωW.Ηしxs⑨.còM/

  宋佩瑜看着他留下痕迹,顿时什么气都消了,只剩下心疼。

  尤其是抬头后,发现重奕正满脸无辜的望着他,作为被害人,反而双眼深处满是歉意。

  宋佩瑜的心更是软得一塌糊涂,忍不住低下头在狰狞的痕迹上轻吻了下。

  其实也怪不得重奕,是他没将酒壶藏好。

  而且......谁会不喜欢大鱼大肉呢?

  可惜无论重奕怎么哄宋佩瑜,宋佩瑜都不肯与重奕分享他的美酒,被逼得急了,宋佩瑜就似笑非笑的望着重奕,要给重奕搬几大坛美酒去书房,让重奕喝个痛快。

  重奕立刻闭嘴,再也不提要共赏美酒的事。

  没有宋佩瑜,他自己喝酒做什么?

  又不是生活太舒心,非要找罪受。

  忽然听见远处格外明显的脚步声,宋佩瑜立刻将重奕的衣领拉好。

  金宝正低着头,在远处原地踏步,显然是在等着宋佩瑜和重奕发现他的存在。

  听见宋佩瑜唤他,金宝才大步走过来,目不斜视的盯着摇椅,将手中的信递给宋佩瑜,“这是从豫州传回来的消息。”

  懒散卧倒的重奕听见豫州两个字,立刻打起精神,主动坐起来去看宋佩瑜手中已经展开的信。

  “该正式问名了”重奕迫不及待得道。

  之前走六礼等了将近三个月,是因为薛临横插一杠,弄出那些顺口溜在九州各地流传。

  为了重奕和宋佩瑜好,永和帝与宋瑾瑜一致决定,要将走六礼的时间延后,起码要等民间将顺口溜忘记,再开始走六礼。

  让百姓们忘记一件事,最简单的方式,就是发生让百姓印象更深刻,也更在乎的事。

  宋佩瑜毫不客气的将薛临三年前,或者说一直以来的隐痛翻出来,转移百姓的注意力。

  重奕本以为,开始纳采后,很快就能走完六礼,然后大婚。

  可惜永和帝不同意。

  永和帝收到薛临满是恶毒言语的信后,心底就始终憋着气,他要在重奕和宋佩瑜的纳吉上,用陈国讨个好兆头。

  宋瑾瑜欣然同意永和帝的想法。

  重奕双拳难敌四手,尤其是他不仅不能还手,身边还有个拖后腿的小叛徒。

  除了老实顺从永和帝和宋瑾瑜的话,以期望纳吉之后,六礼的过程能顺畅些外,重奕再也没有别的办法。

  早知道薛临还会耽误他的大婚,当年在兖州的时候,他就该去将薛临解决掉,再回咸阳。

  宋佩瑜仔细研究信上的内容,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。

  问名,是将双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的木牌,供奉在祖宗牌位前,有询问祖宗,是否可结这门亲事的意思。

  刻着双方姓名和生辰八字的木牌,供奉在祖宗牌位前的这段时间,家中不能出现不吉之事,否则会被认为双方八字相克,不适合成婚。

  重奕是太子,他成婚的事不仅是家事,更是国事,会导致不吉的意外因素太多,根本就防备不过来。

  这也是永和帝非要找个好彩头后,才肯让重奕和宋佩瑜问名的根本原因。

  有好彩头后,就有借口忽略普通的不吉。

  永和帝和诸多赵臣筹谋已久的好彩头,终于来了。

  陈国和楚国已经正式宣布即将联姻,楚太子的女儿嘉怡郡主破例封为嘉怡公主,即将远嫁陈国。

  嘉怡公主和薛临的六礼,已经走过六分之三,速度远超重奕和宋佩瑜的六礼。

  正亲如一家的楚国和陈国,却在豫州的地界上,打起来了。

  原因十分简单,大量来路不明的陈军,突然围住豫州境内属于楚国的城池。

  因为这些突然出现的陈军只是围住城池,并没有马上进攻。

  楚军和楚臣经过最初的惊怒后,就以最快的速度冷静了下来,数次尝试与城外的陈军交流。

  最开始的时候,楚军和楚臣还能勉强保持冷静,试图与城外的陈军讲道理。

  围在城外的陈军却像是又聋又哑似的,无论城墙上的楚军和楚臣如何声嘶力竭的大喊,城下的陈军都不肯搭话。

  楚军和楚臣惹了满肚子的气,干脆不再理会城下的陈军。

  反正这些陈军也不攻城,说不定是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,楚国和陈国的高官之间发生分歧。

  陈国高官一时生气,才会让人来围城。

  抱着这种想法的楚军和楚臣,当天晚上就成了兵俘。

  陈军依旧没有攻城,却有人主动给他们打开城门。

  是城门的旧黎世家。

  一夕之间,城内的所有旧黎世家,全部倒向陈军。

  没有任何预兆,也没有任何理由。

  陈军却没在打下的城池内久留。

  他们只带走城池内的两个旧黎世家,余下的七个小世家都留给了被五花大绑的楚军和楚臣。

  楚军和楚臣中,也不乏聪明人。

  他们哪里还不明白,这些人虽然穿着陈军的衣服,但根本就不是陈军!

  这些人是赵军!

  但属于楚国的豫州城池遭遇陈军围城,所有旧黎世家都在两个时辰内叛变,却是血淋淋的事实。

  城内总共九个旧黎世家,赵军却只带走两个。

  余下的那七个旧黎世家,从头到尾都坚信围城的人就是陈军。

  伪装成陈军的赵军,带着两个旧黎世家,风驰电掣的离开后,余下的七个旧黎世家还没反应过来。

  这些旧黎世家的人,经历短暂的茫然后,各自做出不同的选择。

  有回家收拾东西,去追陈军的蠢货。

  也有选择立刻回家,然后闭门不出的蠢货。他们似乎发自内心的认为,只要他们不再提起之前的事,楚军和楚臣就会同时失忆。

  还有人立刻去找马车,趁着楚军和楚臣还被陈军五花八绑,头也不回的朝着陈国占领的豫州城池方向狂奔。

  也有格外狠厉的人,竟然试图在楚军和楚臣挣脱绳子前,杀人灭口。

  ......

  愤怒的楚军挣脱身上的绳子后,立刻将所有旧黎世家的人,全都抓了起来。

  他们还没想好要如何发泄怒火,就见城外又有陈军到来。

  这群陈军刚到城门下,就大骂楚军,质问楚军为何突然出兵挑衅属于陈国的城池。

  怒火仍未平息的楚军,打开城门就冲了出去。

  无论是真陈军,还是假陈军,都该打!

  作者有话要说:谢谢“榅桲”、“棠棠棠予栎”、“西碳碳”、“54073220”、“圆腹雅罗鱼”、“念久”的地雷

  谢谢“迪”、“林柍”、“天地无疆”、“寒九9”、“棠棠棠予栎”、“瓜子”、“贺俞”、“鬼鬼”、“流离之人追逐幻影”、“苿”、“黏黏小棠糕”、“咸鸭蛋”、“榅桲”、“陈小絮”、“清欢明岚”、“时空的河”、“战战平安喜乐”、“尼古丁”、“小d”、“格子亭”、“圆腹雅罗鱼”、“白洛”、“lya”的营养液 无尽的昏迷过后,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。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,请下载星星阅读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,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

 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,胸口一颤一颤。

  迷茫、不解,各种情绪涌上心头。

  这是哪?

  随后,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,然后更茫然了。

  一个单人宿舍?

 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,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。

  还有自己的身体……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。

  带着疑惑,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,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。

 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,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,外貌很帅。

  可问题是,这不是他!下载星星阅读app,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

  之前的自己,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,工作有段时间了。

  而现在,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……

  这个变化,让时宇发愣很久。

  千万别告诉他,手术很成功……

  身体、面貌都变了,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,而是仙术。

 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!

  难道……是自己穿越了?

 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,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。

  时宇拿起一看,书名瞬间让他沉默。

  《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》

  《宠兽产后的护理》

  《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》

  时宇:???

 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,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?

  “咳。”

  时宇目光一肃,伸出手来,不过很快手臂一僵。

 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,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,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,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。

  冰原市。

  宠兽饲养基地。

  实习宠兽饲养员。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金戈万里的我在乱世做权臣

  御兽师?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