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肉文辣文>大明:论老六,还得是爷爷您呐!>第192章老朱做事情,就是太耿直了!
  被徐增寿怼了一句,高守礼自讨没趣。

  常年坐在应天府尹这个位子上,高守礼倒也已经习惯了这个待遇。

  细说起来,他隔三差五,都会被人如此对待,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  不过,习惯是习惯了,但做人终究不能死皮赖脸,做官更应该如此。

  毕竟,这个大衙之上,多的是自己的手下。

  若是不在他们跟前支棱起来,以后怎么带队伍?

  转而,高守礼就装作一副恼羞成怒的模样,朝周围冷哼了一声。

  “既然案子已经结了,你们还愣着做什么,维护公堂秩序!”

  四周的衙役看到高守礼这副模样,也不敢笑,立马挥舞着差棍,走到大衙门口,驱散依旧围在那边不愿意离去的百姓。

  朱寿则是把徐增寿拉到一边,小声问道:“徐大哥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

  徐增寿叹了口气,脸上流露出一抹复杂之色。

  “兄弟,咱也是刚刚才接到消息。信国公汤和一封密信发回京城,说李家擅自动用中都的守备军队,为其建造房屋。”

  听到这话,朱寿的眼睛不由得瞪得老大。

  在他的记忆之中,另一个时空之中,李善长一家,就是因为这件事情,最后被老朱处置的。

  同样是汤和告密,同样是李家私自动用军队去为自己建造房屋。

  但是,朱寿敢肯定,此时距离自己记忆之中李家倒霉,还有一段时间。

  再说,另外一个时空之中,自己根本没有穿越,所以导致李家倒霉的罪魁祸首,肯定不是自己。

  但是眼下汤和举报的事情,肯定是跟自己有关的。

  不用说,肯定是李茂绕过李善长和李祺,擅自做主,然后动用了军队。

  毕竟,想要在情急之下,用最快的速度翻修李家的祖屋,而且不能够走漏风声。

  显然,动用军队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。

  想明白这一点,朱寿心中忍不住浮现出一种有些奇妙的感觉。

  自己这个小小的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,带起的风,终究还是在大明这个时空,引发了滔天巨浪。

  如果朱寿没有记错,历史上的李家,下场极为凄惨。

  老朱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,除了还在当驸马的李祺以及李祺和临安公主的子女,李家的其他人,无一幸免。

  朱寿自己也没有想到,在这个时空之中,压死李家的最后一棵稻草,竟然是自己。

  其实,朱寿心里清楚,洪武皇帝早就对李善长不满了。

  只不过出于过去的情谊,所以他才一直隐忍不发。

  谁能够想到,李茂如同突然疯了一般,对朱寿下手,却使得皇帝最终下定了决心?

  突然,朱寿心中又是咯噔一声。

  因为他想到了一件事情。

  那就是,自己的父亲和爷爷,又在此事之中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?

  今日过堂,基本上已经打消了朱寿心中那个自认为荒诞的猜测。

  其实事情很简单。

  如果自己的那个猜测是真的,爷爷又怎么会让自己来过堂呢?

  他多半会在升堂之前,就会搞定李家。

  其实想想也是,自己又怎么可能是龙子龙孙?

  他记得,大明的开国皇帝,貌似也没有流落在外面的孙子嘛。

  哦,这么说其实也不准确。

  毕竟朱允炆那个倒霉蛋,当了皇帝之后,确实最后混了一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下场。

  这个时候,朱寿就注意到了徐增寿的脸色,似乎十分难看。

  朱寿忍不住问道:“徐大哥,你似乎不太高兴?”

  朱寿心里也有些奇怪。

  据他所知,在过去的十余年中,徐增寿和李茂,几乎就是金陵城之中最大的两个纨绔。

  而且,两个人还互相看不对眼,不知道起了多少次冲突,打了多少次架。

  但现在老朱突然机械降神,一下子将徐增寿的老对头给搞没了。

  按理来说,这个时候,徐增寿应该高兴才对。

  可是,他现在的这副神色,是几个意思?

  就见徐增寿叹了一口气,然后说道:“兄弟,说出来你也不要笑话哥哥。”

  朱寿忍不住好笑道:“自家兄弟,徐大哥说这是什么话,我怎么会笑话你?”

  听到这话,徐增寿又是长叹一声。

  他目光直勾勾地看向朱寿,突然问了一个问题。

  “兄弟,哥哥我心里确实有些不得劲。你说,这次是李家,下次有没有可能是我徐家?”

  听到这话,朱寿忍不住一愣。

  直到这个时候,他才明白了徐增寿此时在想什么。

  用一个不太准确的成语形容,那就是:兔死狐悲!

  说起来,追随老朱的那些开国功臣,真的没几个混了个好下场的。

  老朱对开国功臣之狠,遍数历史,也找不到几个能与他相比的。

  刘邦对臣子狠吧?

  但是说实话,刘邦能够一一个街溜子之身当上皇帝,也本来不要指望那家伙有什么素质。

  刘邦治国,很多时候是将国事当做家事来处理的。

  遇到难题,让老婆孩子顶在前面,自己躲在后面是常有的事情,甚至算得上是老刘家的老传统了。

  所以,被吕后坑害的开国功臣,挺多的。

  刘邦亲手嘎掉的,数一圈下来,还真没几个。

  赵匡胤同样不想要和开国功臣一起坐享天下,他是怎么做的呢?

  杯酒释兵权!

  说起来是美谈,但背后全都是算计。

  看起来是皇帝请臣子吃饭,谈笑风生之间就把问题给解决了。

  但如果你是那个臣子,你慌不慌?

  鬼知道吃饭的房间里面,会跳出来多少个持刀大汉!

  自己但凡敢说一个不字,能走得出去?

  老赵家,也没几个正经人啊。

  赵匡胤的亲弟弟,那是被哥哥言传身教过的。

  那家伙能够做出骇人听闻的烛影摇红之事,还能指望赵匡胤是一个良善之辈?

  老朱做的事情,和那俩人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。

  都是担心开国勋贵太多,最后形成尾大不掉之势,自己的后辈子孙压不住。

  但是,老朱做事情,就是太耿直了。

  他看谁不爽,那就会直来直去的噶谁!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