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肉文辣文>大明:论老六,还得是爷爷您呐!>第218章迎接皇太孙回宫!
  日升日落,时光匆匆。

  眨眼之间,便到了六天以后。

  这天一大早,从皇宫至安德门的大道,便被披坚执锐的禁军团团围住。

  禁军身后,则是密密麻麻看热闹的百姓。

  虽然跟皇帝同住金陵城,但老实说,平时百姓们看到皇帝的机会可是不多。

  有这样的机会,他们自然都会抓住。

  还未天亮,文武百官,便入宫早朝。

  东方才露出一抹鱼肚白的时候,宫门大开,激荡的鼓声响起。

  在连绵不绝的鼓声之中,当先走出的,是身着绵甲的禁卫军士。

  紧接着,便是三头巨象。

  巨象身后,跟着手捧着各种祭祀用品衣着华丽的内监。

  再然后,便是皇帝乘坐的大辂。

  根据大明礼制,皇帝出行,乘坐的车辂一共有五种。

  分别是玉辂、金辂、革辂、象辂和木辂。

  不过,老朱是一个勤俭节约的好皇帝。

  规格最高的玉辂,他干脆就以镶嵌着玉石的木辂代替,而金辂则是全铜制作。

  至于此时出现的大辂,则并不属于礼制之中,但规格却要远超前面的五种车架。

  自从被制作出来,老朱都是第一次使用。

  这玩意儿,不是用马驾驶的,而是用大象。

  高一丈三尺九寸五分,宽八尺二寸五分,光是坐垫高四尺一寸有余。

  车子四周垂挂着如意滴珠板。

  坐垫下方,是用红色的油漆涂满的箱子,分为十二部分,每一部分用金粉分别画上麒麟、狮子、犀牛、天马、大象、凤凰、孔雀、白鹤等十二种禽兽。

  大辂周围,则是跟着骑着马,脸色一派肃穆的文武百官。

  在他们身后,则是千余人左右的勋贵子弟。

  大辂所过之处,百姓无不伏地大呼万岁。

  皇宫距离安德门,不过十余里。

  仪仗行进速度极快,不到半个时辰,便来到安德门外。

  随后,群臣列队。

  礼部尚书李原名来到大辂近前。

  按照礼制,这个时候,他便该宣读圣旨了。

  李原名的神情有些奇怪。

  按理来说,老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,肯定要跟礼部通个气。

  可是,李原名之前询问老朱,老朱却只是丢给他一句,一切都按照大祭的标准来操办。

  这就让李原名有些抓瞎了。

  礼制这玩意儿,绝对不是说改就改的。

  国之大事,在祭与戎!

  这是诸夏之地,自有国家这个观念开始,就流传下来的习俗。

  礼部看似没有什么实权,但凭啥能够贵为六部之首?

  说到底,就应在这句话上。

  李原名自洪武二十年开始当礼部尚书,到现在也不知道亲自操办过多少礼事。

  但如此奇怪的场景,还是第一次。

  原本,他还以为今日早朝,老朱一定会宣布突然搞事的理由。

  然而,老朱始终闭口不言。

  所以,到现在为止,所有人都只知道,老朱如此大张旗鼓,是为了迎接功臣。

  但功臣是谁,做了什么事情,这些人一概不知。

  这段时日,金陵城的勋贵们,几乎都要疯了。

  所有人都疯狂地搜集信息,询问哪一家有谁被老朱派出去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了。

  应天府城外官道上,天天都能看到跑死马的信使。

  毕竟,能够让老朱如此大礼相待的功劳,不用想,封公那是起码的。

  可是盘算来盘算去,始终无人弄清楚立下大功的到底是谁。

  “陛下,吉时快到了……”

  李原名小声说道,他的意思,无非就是,您捂到现在,圣旨该交出来了吧?

  然而,大辂车帘被掀起,老朱从里面走了出来。

  他看了看天边缓缓升起的红日,然后哈哈一笑,顺着内监架好的阶梯走了下去。

  “走,李卿,陪咱去迎接大明的大功臣。”

  在群臣震惊的目光之中,老朱直接来到队伍的最前列。

  顿时,原本还有些骚动的庞大队伍,便鸦雀无声。

  老朱站在队列前面,面向东方,翘首以盼。

  谁都能够看得出来,他脸上带着一股难以压抑的喜意。

  很快,远处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。

  “来了!”

  所有人都神色一肃,垫着脚后跟,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。

  紧接着,他们的脸色就变得古怪起来。

  在他们的视线之中,数十骑从东方奔腾而来。

  待他们跑近了,就能够看清楚,这些人全部身着锦衣卫的服饰。

  一马当先那人,正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,而他身边那些人,无一不是锦衣卫千户。

  哄!

  顿时,人群之中便又是一阵骚乱。

  立下大功的,是锦衣卫?

  他们做了什么?

  然而,也有人注意到,此时老朱的脸色突然变得极为难看。

  很快,那群锦衣卫就奔到近前。

  距离城门还有半里地,他们就勒紧缰绳,纷纷从马上跳了下来。

  唯有指挥使蒋瓛依旧一路狂奔,直到距离老朱十多步时,才跳下马来。

  “人呢?”

  老朱脸色十分难看,咬牙切齿地问道。

  蒋瓛跪在老朱面前,不敢抬头,只是回答道:“陛下,戴御医说,他们虽然无事,但身处那样的环境,难免携带瘟疫。故而验证成功之后,他便带着那些人犯,乘舟东去了。”

  说着,蒋瓛从怀中掏出一封信,递给老朱。

  “戴御医休书一封,详细记录了牛痘如何制作接种。”

  老朱脸色稍缓,然后又问道:“寿……另外那个呢?”

  蒋瓛身子一震,难得哭丧着脸道:“公子亦随舟而去,说是要送送戴御医……”

  此时,蒋瓛简直要被吓死了。

  没有谁能比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更加清楚,老朱如此大张旗鼓是为了什么。

  这一次,说是为了庆功,确实没毛病。

  但老朱的主要目的,是要在文武百官、天下万民的见证之下,迎接皇太孙回宫!

  这原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。

  但是,却被自己搞砸了。

  有一说一,到现在,蒋瓛都是懵逼的!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