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肉文辣文>大明:论老六,还得是爷爷您呐!>第159章九出十三归!
  黄子澄面露纠结,眼中流露出一抹期盼之色,同时又有些矜持。

  他支支吾吾地开口道:“朱公子细细道来。”

  朱寿微微一笑,说道:“第一种办法,就是我借钱给你。”

  闻言,黄子澄当即脸色大变。

  不怪黄子澄觉得害怕。

  钱庄这玩意儿,是大明末期才开始出现的。

  在此之前,借钱那真就是扒层皮。

  后世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借钱方法,叫做九出十三归。

  就是借一万两银子,实际上只给九千两。

  但是三个月之后,却需要还一万三千两。

  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就是一个火坑。

  但没办法,这年头,典当行还有私人借贷,玩得都是这个套路。

  你以为这就算是过分了?

  在诸夏之地,这九出十三归的玩法,已经是很良心了。

  在很早的时候,就有一种专门放高利贷的人叫做子钱家。

  何为子钱?

  钱能生钱,既当妈,又当儿子!

  汉景帝时期,发生了七国之乱,平叛需要大量资财,财政紧张,只好向民间借贷。

  然而,那些子钱家,却不愿意借钱给皇帝。

  因为他们不知道最终获胜的是否是汉景帝。

  只有一个无盐氏愿意借钱,但是条件还极为苛刻。

  他要求十倍的利息!

  汉景帝最后还是借了。

  这位皇帝是一个老实人啊,说十倍的利息,他真还了。

  无盐氏也因此,一月成为顶级富豪。

  这帮放高利贷的人,连皇帝都敢这么狮子开大口,对普通百姓能好?

  别说普通百姓了,黄子澄这样的当官的,进了他们的门店,都得被实打实的扒层皮。

  一般人,除非是被钱逼到走投无路,还真不会沾这玩意儿。

  直白说起来,被这玩意儿搞到家破人亡的,比赌博的人要多多了。

  除非是家里有矿,否则真玩不起!

  朱寿一提要给借钱给自己,黄子澄立马就想到了对方要向自己放高利贷。

  这小子,看着眉清目秀的,压根不是一个好人呐!

  黄子澄一脸警觉地看向朱寿。

  朱寿笑了笑,说道:“我这借贷方法,叫做等额本息法。借黄大人你三万两银子,不需要你三个月偿还。”

  “那要多久?”

  一旁的徐增寿好奇问道。

  朱寿笑眯眯地说道:“十年起借,低于十年我也不会出这个钱。”

  顿时,黄子澄和徐增寿就瞪大了眼睛。

  “十年?”

  黄子澄张了张嘴,有些艰难开口。

  朱寿点了点头,笑道:“这十年间,一个月一还,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与利息即可,利率就定为总体五分。黄大人,你认为如何?”

  毕竟是会元出身,黄子澄心里快速默算。

  随后,他就得出了一个结论:这太特娘的划算了!

  他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朱寿。

  如果真是这么个算法的话……

  难怪人们都说这小子是败家子啊!

  天底下,哪里有人这么借贷的?

  利息不高不说,而且拉长到这么长时间之内还款。

  这……靠谱吗?

  想到这里,黄子澄有些犹豫地问道:“朱公子,您这个方法,似乎对我极其有利啊!”

  听到这话,朱寿忍不住啼笑皆非。

  还有人嫌还钱少吗?

  与此同时,朱寿心里忍不住再次感慨。

  淳朴的大明百姓啊……

  只是因为利息低了一些,连黄子澄这样的文人,都觉得自己是良心的放贷人。

  殊不知,后世有多少人,因为这种方式的借款,背了一辈子的贷,到死都未必能够还得请!

  再说,条件放宽,并不意味着赚得少了。

  朱寿敢肯定,如果自己开一家钱庄,把这个条件放出去。

  主动上门来借款的人,能把钱庄的门槛都给踩烂。

  条件好,来的人就多了。

  这钱赚的朱寿都觉得丧良心!

  在大明,可没有不继承家产就不会继承债务的说法。

  父债子还,天经地义!

  到时候,大明的百姓就得为朱寿打一辈子工,还特娘的得感念着他的恩情。

  这是什么魔幻的世界?

  看到黄子澄一脸激动的神色,就连之前与他有过矛盾的朱寿,心里都有点不落忍了。

  他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黄大人,还有第二种办法,你不打算听听吗?”

  黄子澄愣了愣,然后道:“朱公子请说。”

  黄子澄也不是傻子,既然朱寿的第一个条件,在他眼中如此宽松。

  那么第二个,更是不用说了。

  然而,接下来就听朱寿说道:“如果黄大人手中有一些产业,我也可以出钱收购。”

  闻言,黄子澄脸色一变!

  他想都不想,直接说道:“我选第一种!”

  朱寿愣了愣。

  看到黄子澄看着自己,如临大敌一般的神色,他立马就明白了。

  黄子澄这是以为自己贪图他的家产呢!

  在大明这样的古代社会,家里有钱,还真不算什么富人。

  真正的豪绅大户,嘴硬的资产,那就是土地。

  朱寿这个败家子,到处撒币,其实在应天府的人眼中,也不过只是一个能够供自己在茶余饭后闲着没事扯淡的谈资。

  真正的败家子,朱寿还不够格!

  为啥?

  就因为他没卖过田地。

  没有卖过家里的田产,你也敢说自己是败家子?

  这事情的严肃性,直接点说,那就是不肖子孙,愧对祖宗十八代!

  对于黄子澄这种有头有脸的人物来说,真的就是宁愿穷死,也绝对不会变卖家产的。

  想明白这一点,朱寿忍不住摇头笑道:“黄大人莫要紧张,我说的,是你觉得可以变卖的闲置资产。”

  听到这话,徐增寿和黄子澄二人,又是忍不住一愣。

  可以变卖的闲置资产?

  他们都有点搞不明白,朱寿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。

  说起闲置资产,官儿当到黄子澄这个地步的,还真别说,真有!

  他是朱允炆的老师,皇孙找老师,当然不可能像是普通人一样,拎几条猪肉当束脩就够了。

  这些年,逢年过节,朱标都会赏赐给黄子澄一些产业。

  表面上看是赏赐,实际上就当束脩了。

  比如说郊区的几十亩地,或者是黄子澄老家的一座宅子等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