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肉文辣文>大明:论老六,还得是爷爷您呐!>第351章倭寇之患
  山下建川最害怕的,是这些大明大儒闭门不见。

  如果是那样,说明对方是一点机会都不打算给自己。

  但现在黄子澄既然开门迎客,那就好办了。

  在山下建川心目中,所谓的遣唐使,实际上就是一桩买卖。

  但凡是买卖,那就有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空间。

  读书人的节操?

  那玩意儿值几个钱?

  总是有个价格的。

  山下建川想着这些事情,从怀中摸出一本厚厚的礼单。

  “倭国正使山下建川,携十四名倭国学子,求教大明大儒黄子澄黄先生,还望黄大人能不计门第之见,收留我等!”

  山下建川说着,将礼单递给黄子澄家的下人。

  “倭国愿出丰厚束脩,只求黄先生有教无类,教化倭国学子!”

  说着,他旁边的另一个倭国使者,打开旁边的一口大箱子,从里面一样一样将东西拿出来,放在托盘上。

  “倭国束脩如下:上好东珠十对,六尺血珊瑚一对,白银两万两,黄金千两,珠宝若干!”

  随着山下建川大声将礼单上的东西唱念出来。

  旁边围观的百姓,不住的啧啧惊叹。

  此时,黄子澄的脑子有点宕机。

  我是谁?我在哪儿?我特娘的要做什么来着?

  原本,黄子澄面对倭国使者的时候,还打算拿捏一下架子。

  可是,倭国的重礼一股脑砸下来,顿时就将黄子澄砸得晕头转向。

  去特娘的节操面子,去特娘的拿捏!

  倭国人坏?

  这不是搞笑么!

  愿意拿这么多东西来拜师,天底下还有如此可爱的学生吗?

  黄子澄读了一辈子书,对自己的学问颇为自得。

  可是,即便是他再怎么自信,也从来没有想过,自己的学问值这么多钱啊。

  尤其是,之前连续被朱寿坑了两拨,再加上前不久购买朱寿的祖产,黄子澄现在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。

  可怜翰林学士本来就是一个清流官,实在没什么油水。

  黄子澄当官之前,家里也是分宜澧源豪绅之家。

  他苦读诗书,三十五岁才中举。

  会试第一,殿试第三,是名传天下的探花郎。

  荣耀归荣耀,可是这荣耀特娘的又不能当饭吃。

  以至于,黄子澄当了这么多年官,丰厚的家底,是越吃越穷。

  尤其是遇到朱寿那个混账东西,把他坑得就差当裤子了。

  如今,看到倭国这一派散财童子的做派,黄子澄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。

  倭寇之患?

  关本读书人鸟事?

  这倭国使者,简直就是本官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啊。

  如若不然,本官怎么越瞅他,越是觉得亲近呢?

  黄子澄如此想着,简直心花怒放。

  也就是如今四周有百姓围观,为了维护自己的那点面子,黄子澄才勉强克制着情绪。

  可是,无论再怎么克制,那喜上眉梢的模样,终归是掩饰不了的。

  他快走两步,来到山下建川面前,将其扶了起来。

  “使者实在是太客气了,倭国之余大明,本来便是臣属之国。身为天朝上国,大明本便有教化倭国的义务。倭国派学子来大明求学,正是验证了倭国一心向学,想要求得圣人谆谆教诲的拳拳之意。这明明是天大的好事,本官又如何会拒绝?大可不必如此!”

  黄子澄一番话说得脸不红气不喘,可谓是又当又立的典范了。

  没错,在巨大的利益面前,黄子澄是彻底败了!

  没办法,对方实在是给得太多了!

  之余自己的顶头上司,老朱的看法?

  黄子澄倒是没有多少忧虑。

  他们这帮大儒,完全可以代表大明士林的声音。

  老朱真的敢处罚他们,天底下还有几个读书人会向着朝廷?

  这大号的江山,还要不要了?

  所以,黄子澄完全是有恃无恐!

  接下来的事情,也就简单了。

  山下建川带来的十四名学子,黄子澄照单全收,压根没有开始的时候,想要考校一下对方学问的念头了。

  都这么有钱了,学问能差的了吗?

  开玩笑!

  黄子澄身份特殊,是翰林学士,又是皇孙老师。

  可以说,无论是在士林的威望,还是朝堂的地位,他都能够被其他人当做一个风向标。

  可以说,山下建川把他选作突破口,明智至极。

  接下来的三天,山下建川如法炮制。

  接连找了十三位身在应天府,在士林之中颇有名望的德高望重的大儒。

  其中,除了一位大儒,因为家人曾经在倭寇之患之中丧生,拒不接受倭国弟子之外。

  其他人,全部都败退在了倭国的金钱攻势之下。

  山下建川带来的将近三百名倭国学子,短短三天之内,就有大半被大明的大儒收入门墙之下。

  第三天,夜晚。

  皇宫之中,老朱怒气冲冲将手中的茶杯砸到了地上。

  “咱看这个黄子澄,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。咱钦点的堂堂探花郎,居然被倭国的那些腌臜钱财收买!他难道不知道,倭国人这些年对大明做的事情吗?”

  蒋瓛跪在地上,大气都不敢出一下。

  旁边的朱标,也是极为罕见的脸色阴沉,一言不发。

  当初,老朱说让山下建川去带倭国学子拜师,本来想的是,山下建川肯定会碰一鼻子灰,无功而返。

  但是,老朱却怎么都没有想到,那些大儒,居然如此不堪。

  那些人,有一个算一个,都德高望重了那么多年了。

  结果,却被一些区区钱财收买。

  你们每天挂在嘴边的节操和大义呢?

  假的,全特娘的是假的!

  发了一通脾气,老朱一脸冰冷的问蒋瓛道:“你不是说,倭国的那些学子,还有十几名没有找到老师吗?怎么样,他们下一个目标是谁?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